close



天氣開始熱了。


潮濕的地面持續的曝曬在炙熱的陽光底上,散發出淡淡的草味,但令人愉快。


 


應該沒幾個人討厭夏天吧?


撇開濕熱黏膩的感覺不談,夏天始終都帶給人活力。看著一片錠藍色的天空,怎麼會不想出門走走。


 


沒事翻翻電腦裡的照片夾,最常瀏覽的還是去年夏天到巴里島的照片。景色優美倒是其次,但當地的悠閒氣氛,卻讓人心神響往。


 


記得當時剛到了機場,就對當地的特色建築所吸引,機場中庭內的陰陽門、和商店街裡某個神祇的雕像,但我著實的感受到南洋島嶼的異國風情。所到之處都播放著當地傳統音樂,更有種莊嚴卻令人心靈沈靜的感覺。


走出機場,迎接我們的是一個看起來只有二十出頭的小女生,詢問過後才知道她是利用假期打工的大學生,住在爪哇島,因和新加坡只有幾十公里的距離,所以從小便常常坐船到新加坡閒逛,感覺就像桃園的學生假日搭車上台北逛街。


一路上的交通渾亂,路口完全沒有號制,塞車在當地是家常便飯。我從車窗看著車外街道和人群,興奮難以言喻,很想大聲的笑,但又只能笑在心裡。


一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飯店和民宿,每個建築都讓我覺得美得熱淚盈眶,不管是雕刻還是庭園裡種的花草樹木,我都好想原封不動的直接搬回台北,永遠沉浸在這些美麗的佈置裡。


整個行程裡,我都像興奮過頭的小孩,不管看到什麼都感覺好奇,什麼東西都覺得好美,就連路邊擺放的祭拜神明的小花籃,對我來說都像一種令人讚嘆的藝術作品。


 


巴里島承襲著印尼的傳統宗教,尊奉著多神祇的傳統教義。路上看到一些美麗雕刻的石碑,都代表著一種神祇,可愛的導遊小姐叫Lisa,她仔細的說著每種石碑上所披著不同顏色的布代表不同的神明,而印度教雖是多神論,但主要祭祠的是三位主神,各司『創造』、『破壞』和『保護』,因為印度教的神多為無形又多體,所以他們認為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保佑,所以可以常見路上隨處擺設的小花籃。雖然看似亂擺的花籃,但所祭拜的神明可不是同一個,擺在門口的拜門神、擺在路口的拜路神,而放在店裡的當然就是拜財神了。


其實我對印度教的神話非常著迷,這都始於一部漫畫叫『三隻眼』,裡面圍繞的,就是『破壞神-濕婆』和他的妻子『帕爾瓦蒂』,雖然已經改編,但讓我開啟對印度教的興趣…這要說下去可沒完了。


另外,可愛的Lisa要我們猜巴里島的建築和台灣有什麼不一樣,基本上,比較現代一點的民家建築其實和台灣一般的透天厝是差不多的,所以還真分不出哪裡不同。同團的一組夫妻都是有備而來,準備了很多的資料,一猜就猜中當地的房舍不高。Lisa笑著說,在印度教裡認為,神明是住在椰子樹頂上的,人類沒有資格住在比神明還高的地方,所以高度是以椰子樹為基準,但到了現代,則以三層樓為限,當地人一直都尊守著這個原則。聽完又不得不讓我更加深對印度教的著迷。


雖然我們選擇的是自由行,但還是有一天的安排行程,Lisa帶我們到當地的染布村、銀飾村和木雕藝術村,所謂的“村”其實不過就是一個“土產店”將當地居民製作的“記念品”統一成列在一個小的莊園裡。


烏布傳統市場是個很奇特的地方,各式的巴里飾品和物件都有,好的壞的就要看自己的眼力如何,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小販討價還價,如果沒有毅力可買不到便宜又物美的商品。


我為了買小飾品而錯過了進烏布皇宮的機會,本來在行前一直計劃的“知性之旅”,也就是看一些神廟和傳統舞蹈的行程,被我不想停在同一點太久的想法下捨棄,所以“巴龍舞”變成這次旅程最大的遺憾。


其他自由的時間,我們一直在KUTA區閒逛,每間小店都充滿淡淡的香精氣味,就連看似雜亂的路邊小店裡,也散發著當地特有的白花香味。


KUTA海灘也是個令人難忘的景點,沙灘上充斥著流動小販和悠閒的遊客,小販不停的在遊客中穿梭,或拿或扛的推銷著莫名其妙的商品,草席、太陽眼鏡和手工飾品這些都還能理解,但到後來的十字弓和劍,就讓人有點丈二金鋼摸不著頭緒的感覺。


最特別的還是在沙灘上馬殺雞。一群歐巴桑帶著按摩油,到處詢問遊客是否要“馬”一下,有的遊客倒是很亨受在沙灘上悠閒的按摩樂趣,不過我可沒勇氣在沙灘上“馬”給大家看。歐巴桑一人負責一個部份,從頭到腳可多達四人同時服務,齊人之福也不過如此,只要你不挑長相的話。


五天四夜的行程,悠哉的假期,讓我不得不愛上這個美麗的南方島嶼。但我應該不會選擇住在那裡,因為我骨子裡還是個沒辦法在郊外生活太久的城市鄉巴佬,這樣恬適的生活,還是留給度假時享受好了。


巴里島的一切都那麼地自然美麗…人們也都樂觀和善懂得享受人生,或許這對我來說,是個值得學習的生活哲學。


 


I Love BaLi 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droped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